炎炎夏日,暑期已至,社交平臺上推薦避暑玩水去處的攻略也多了起來,一些小眾地點,因網(wǎng)友的分享而被發(fā)掘,在山谷美景中露營、釣魚、戲水,吸引不少人心動前往。在浙江寧波溪口鎮(zhèn),有一條約二十公里的峽谷溪澗叫左溪,它向東北流經(jīng)多個村莊,與明溪相匯,流入亭下水庫。因為水質好,景色美,在社交平臺上受到不少網(wǎng)友的追捧,甚至很多博主稱它為“夏日親子玩水勝地”。社交平臺上分享的是畫左這樣的畫面,但是大家看不到的可能是畫右這樣的,這兩幅畫面是同一個地點,僅僅相隔幾個小時,這里就從“溯溪寶藏勝地”變成了“山洪暴發(fā)的危險之地”。近年來,人員在河道附近游玩時被突如其來的洪水圍困的險情屢有發(fā)生。
前段時間,受強降雨影響,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(qū)溪口鎮(zhèn)附近河水水位暴漲。在升綱村附近河岸邊露營過夜的兩人被水圍困。
救援人員在現(xiàn)場看到,人員被困在河道對岸的一處巖石上,水流湍急,還在不斷上漲。
一名經(jīng)驗豐富的水域救援人員沿著繩索從激流上方越過,橫渡抵達對岸,協(xié)助兩人穿戴好救生裝備,保護他們渡河。近三小時后,兩人被安全救回岸邊。
據(jù)了解,被困兩人前一天見水流平穩(wěn),便在河岸搭帳篷露營,沒想到夜間暴雨河水猛漲被困。實際上,當?shù)亟涤昵霸鴥纱伟l(fā)布預警,提示注意“連續(xù)降雨帶來的小流域山洪或地質災害”。但由于信號不佳,被困人員并未收到。當天,還有網(wǎng)友拍攝到了升綱村下游水庫泄洪場景,可見水量之大。
記者梳理時發(fā)現(xiàn),這樣驚險的救援,竟發(fā)生過不止一次。就在同一河段,去年6月也發(fā)生過人員夜間突遇漲水被困的險情,當時,兩名大學生在溪口鎮(zhèn)升綱村往西的河道邊搭帳篷露營過夜。然而,當晚突降暴雨,水位上漲,兩人早上被村民叫醒,這才發(fā)現(xiàn)被水圍困。
只拍風景不拍風險 網(wǎng)紅打卡點汛期有隱患
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兩次救援都發(fā)生在左溪流經(jīng)的山岙深處,而這里也是在社交平臺上被網(wǎng)友們廣泛推薦的“玩水勝地”,那么這里到底是不是景區(qū)?是否可以露營戲水?網(wǎng)絡上拍攝的優(yōu)美風景為何會突然漲水?
記者在現(xiàn)場看到,山腳溪谷間水流一改前段時間的洶涌、渾濁,變得寧靜平緩,溪流汩汩蜿蜒而下,清可見底,大塊的河床巖石裸露在外。雖然是工作日,但溪畔仍有不少人游玩,在河灘上燒烤、野餐,還有的走進河道釣魚、戲水。
記者注意到,前段時間剛剛發(fā)生兩人被水圍困事故的地方,還留有帳篷的痕跡,和當時不同,此時水流小了很多,露出沙地。而距離這個位置大約100米處依然有人搭起帳篷露營。
在河道邊,能看到當?shù)卦O立的多個警示牌寫著“禁止在該河灘和周邊進行燒烤、野餐、焚燒等活動”“水深危險、注意安全”,還配有救生、救援設備。
村民告訴我們,左溪升綱段水道最寬有20多米,窄處有10米。平時水量不大,能形成大大小小的水洼,很多人來此玩水,高峰時附近能停一百多輛車。但汛期遇到強降雨時,由于地形陡峭高差大,加上附近有三萬多畝的山林,水會向左溪峽谷中匯流,帶來山洪風險。當?shù)厝四芨鶕?jù)當天降雨量判斷溪流的變化,而外地游客不了解天氣,容易躲避不及,因此,附近村民幾乎每天來這邊巡邏。
水流模擬山洪暴發(fā) 測試水的力量有多大
如果山洪水流傾瀉而下,人員的逃生時間能有多少?水的力量有多大?江蘇消防人員利用水域訓練造浪裝置進行了試驗。
消防人員介紹,暴雨引發(fā)的一般山洪水流速度大概為每秒3米到8米。為測試人們面對突然的水流沖擊能站立多久,試驗選了三名不同體格的男性消防人員進行試驗,他們的身高體重分別為1.7米、60kg,1.8米、70kg,1.8米、75kg。試驗中,三位消防員站在水道中,打開水流,通過控制水壓,慢慢加大水流的速度,水流最高流速達10米/秒左右。
在水流沖擊下,體重60公斤的消防員最先失去平衡,身體開始左右搖晃,僅僅53秒,就摔倒在水池中。
隨著水流持續(xù)加大,體重70公斤的消防員也出現(xiàn)了重心不穩(wěn),1分鐘時,被沖倒在水池中。
體重75公斤的試驗人員,堅持站立的時間最久,隨著水流加大,他為了保持平衡,通過彎腰將自身的重心前移,但也僅堅持了1分10秒,就失去平衡。
此后,多組人員進行重復試驗,在水流沖擊下,都在1分鐘左右被沖倒。在急流中,消防員嘗試逃離,僅艱難走出幾步,就已經(jīng)無法從湍急的水流中站起身。
戶外溯溪涉險情 如何逃離?
記者注意到,社交平臺上推薦網(wǎng)紅野外玩水勝地的帖子很多,這些不在景區(qū)的小眾溯溪地點大多散布在峽谷、山林溪畔,游客初次前來對當?shù)丨h(huán)境很難有準確認識。一旦陷入危險情況,該怎么辦?
經(jīng)常參與救援的消防人員表示,山澗河床巖石濕滑,滑倒跌落事故時有發(fā)生。而由于溯溪地點往往偏遠,一些山區(qū)沒有信號,救援難度大,所以出行前一定要做足準備。
江蘇無錫市消防救援支隊邵天縱:出行前務必密切關注天氣和水流變化,嚴格遵守溯溪區(qū)域的安全提示;盡量組隊結伴出行。
浙江寧波市消防救援支隊余盈:游客在水邊玩耍,對上游山洪的下降往往是聽不清、看不見的。提醒大家汛期不要在河道邊或者是干涸的河床上搭建營地,應該盡量選擇地勢高、地面平坦堅固、背風的地方扎營。
在現(xiàn)實山洪中,水中裹挾的泥沙、樹枝、石頭等也會影響逃生。因此,消防人員提示,看到水流變化不要顧著收東西耽誤時間,要及時向兩側撤離。
當前正值強降雨、強對流天氣多發(fā)期,消防部門提示大家,不要在河道旁、干涸的河床上、山谷、低洼易澇區(qū)、地質災害易發(fā)區(qū)逗留。如遇險情,保持冷靜,及時撥打119報警求助。(來源:央視新聞)